來找許老師拍照,結果最重要的證照忘了帶🤣
還好拿到的熱騰騰當下就拍了下來~
中餐丙級證照get !
上次考證照是高中的事情了吧~考了三四張但現在都還老師了⋯
其實我從17.18歲就開始對下廚有興趣
也當了四年多的料理秀主持人
但是說自己會做菜,除了端出美食之外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說我有考丙級證照😆
決定要考試證明自己時,就開始搜尋上課的資訊,
我要一人一個工作台,也要小班制教學,還要地點方便!
就找到了評價很好的 永老師烹飪教室 (我沒有業配喔我有付學費🤣🤣🤣
單純想要分享這個充滿熱忱的地方~也是因為老師跟助教都對我很好啦💗
許老師專業的教學讓我們的錄取率大大提升,他總是說按照步驟走就不會出錯。
雖然我很忙、問題很多,但許老師還是會一一解答,而且上他的課真的沒什麼壓力(除了考前我自己很緊張)他也說我一定可以呀!鼓勵我讓我對自己有信心。
在 永老師烹飪教室 上完課後也提供無限次數的旁聽課程,考前能在增加印象腦內複習。
之前最不行的刀工部分來上課之後也整個通了!因為畢竟我之前主持只要出嘴,說得一口好菜就行🤭
本來切很慢現在進步好多~考試抽到要切一堆絲的題目也難不倒!
教室除了有證照班之外,也有非證照班的課程~
像之前去學年菜呀、泰式料理、甜點⋯都有!
最後真的要感謝我的中餐老師許老師,還有助教玶玶、燕芳姐、姚姚姐、凱哥。
-
呼~稍微休息之後⋯下一張證照準備-西餐丙級!!💪🏻
「西餐丙級刀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林莎 SuperLis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朱蕾安 Julian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心得] 中餐丙級考試心得-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西餐烹調數位課程-刀工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2017西餐丙級-刀工練習-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永老師烹飪教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永老師烹飪教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永老師烹飪教室- 西餐丙級-刀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西餐丙級學科、中餐丙級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西餐丙級學科、中餐丙級菜單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請問西餐丙級和中餐丙級哪個比較適合廚房菜鳥阿?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西餐丙級刀工 在 中餐丙級刀工卡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PTT.CC 的評價
西餐丙級刀工 在 朱蕾安 Julian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決定兩個月後要參加 #西餐丙級 廚師證照考試💪
所以最近開始小廚師修練🥔🥕
首先練刀工,要把馬鈴薯和紅蘿蔔削成橄欖型,重點是必需一刀到位。
本來以為會很難,沒想到它們很聽我的話欸😍一削就上手✌🏻
難道⋯偶有天分?✨✨✨✨✨
西餐丙級刀工 在 西餐烹調數位課程-刀工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西餐丙級 301-D3 紅酒燴牛肉附奶油雞蛋麵滑順雞蛋麵搭配秘傳黃汁粉做出飯店一樣的好味道. 料理解密. 料理解密. •. 2.3K views 1 year ago ... ... <看更多>
西餐丙級刀工 在 2017西餐丙級-刀工練習-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boutPressCopyrightContact usCreatorsAdvertiseDevelopersTermsPrivacyPolicy & SafetyHow YouTube worksTest new features. © 2022 Google LLC ... ... <看更多>
西餐丙級刀工 在 [心得] 中餐丙級考試心得-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版:https://wp.me/p7VMjz-1n (附301與302簡易食譜)
我報名的是即測即評,上午學科、下午術科。
雖然有去補習班,但正式考試跟練習還是差距很大呀
原本預定模擬考的日子也因為颱風取消了,考前真的相當焦慮
對一個非本科出身的人來說,考過中丙也算是個大挑戰吧!
趁記憶猶新的時候來分享一下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囉!
學科:
跟考古題完全一模一樣,只是選項順序不同
考試時間是100分鐘,最快15分鐘能交卷
只要有看過一定可以順利過關!
術科:
第一階段90分鐘要完成清洗與刀工(休息30分鐘),第二階段70分鐘內完成剩下切配、
烹飪與試後清潔。
首先是報到
著廚師服,帶著准考證、身分證到檢錄處。除了網帽要蓋住頭髮跟耳朵、乾淨的廚
師服、不能是塑料材質的圍裙(有個媽媽就被拒絕入場),褲子的部分著廚師褲或直
筒西裝褲都行(不能是運動褲、牛仔褲、窄管褲等),不能帶手飾、手錶、項鍊、
耳環,指甲要剪鬍子要刮(或戴口罩也行)。
第一階段(90分鐘)
考前準備
報到完畢後,每個人都有號碼牌。一開始全部集中在一個小房間,由考官指派一位
同學用電腦抽籤決定題組(下午場可以先偷問上午場考什麼),然後抽大題(1~12題)
,例如1號同學抽到4號題組,2號就是第5題、3號第6題...以此類推,簽名確認後會
拿到刀工卡,這時就知道要做哪到題囉!
我抽到302-2,都開心的笑了,顆顆
清點材料
接著考官會開始介紹考場,包括廚房器具的位置、器材、廚餘區、醬料區、受評區
有的沒的一大堆,遇到沒用過的爐台可以請考官示範一下怎麼用。
每個人的位置都有食材籃,裡面除了食材還有烹調卡以及材料卡,核對完材料後材
料卡就會被收回去。我多了一盒木耳跟三包蒜頭...
大概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把考試需要的器材都先放在桌上,例如瓷盤、馬口碗、削
皮刀、剪刀等等,要先準備,不然漏洗可能會被扣分噢!
清洗器具
器材擺放順序:
水槽|瓷盤|不鏽鋼碗盤|鍋具|烹調用具|刀具|砧板|抹布(2黃、2短白、1長白)
一開始先洗手,用酒精消毒(形式上的在工作台到處噴一噴)
拿一條黃色抹布稍微洗過,把工作台擦拭一下,放回爐台邊
開始按照順序清洗:
瓷盤→不鏽鋼碗盤→鍋具→烹調用具→刀具→砧板→抹布(長白那條已經消毒過)
Note:
鐵鍋與蒸籠洗完可先裝適量的水放在爐台上,需要的器具都要先拿出來洗好
洗:過水即可,不要用清潔劑浪費時間。「形式上」有做到就好。
長白抹布:擦瓷盤用,一定要放在瓷盤上。
黃色抹布:擦工作檯用,平常摺好放在爐檯邊
短白抹布:1條打濕用來墊砧板,1條摺好放在鐵盤上,只能擦不鏽鋼器具
清洗食材
按照順序清洗食材:
乾貨→加工素→加工葷→蔬菜類(不去皮、去皮、辛香)→豬→雞→蛋
→海鮮(魚、蝦),洗完按照順序擺放
(半成品靠近爐台,肉類靠近水槽)
清洗的過程中不要拿出砧板,靠一把剪刀就能搞定一大半,例如替黃瓜去頭尾
、去青椒、辣椒籽、蔥去尾剪對半等,另外,需要泡開的食材可以用飲水機的
熱水。有魚的話,殺魚要在水槽內完成,記得亂噴的魚鱗要清理乾淨哦!
刀工切配
切配的部分也是要按照
|乾貨→加工素→加工葷→蔬菜類→豬→雞→蛋→海鮮|
這個順序,每一個大項目切完都要清洗砧板(過過水就好),時間有餘裕的人可
以看一下烹調卡,分配一下每道菜需要的食材,例如紅蘿蔔可能要切條切絲切
水花,若一股腦的全切絲就掰了。記得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切,別心急直接跳去
切水花,分數扣很重的!
切配就依照刀工卡上的規則,例如「紅蘿蔔絲|寬高各0.2~0.4cm 長4~5cm|25
條以上」,如果有時間的話盡量把該切的配料都切完,剩餘的時間還可以準備下
階段的調味料什麼的(但不能開火),如果切不快,那就以刀工卡上的項目為主
,若真的真的連刀工卡上的項目都切不完,倒數幾分鐘的時候至少各切個幾片,
扣分總比沒分好!
水花與盤飾
通常每個組題都是兩款水花片(只有302-10規定要三款水花),雕完後切成六片放
在不鏽鋼盤上待評。課本上雖然列了35種,但其實會九組圖案就夠應付考試了。
盤勢的部分則有兩種,必須是一紅一綠,也就是一盤(大)黃瓜一盤紅蘿蔔,
拜託別拿辣椒跟考官爭,一定要用瓷盤盛盤!其中指定題都以綠色為主,自選紅
色可以切6~8片紅蘿蔔片(用前端,約一個指節大的半圓片)就好。
最後,把兩款水花(不鏽鋼盤)與兩組盤飾(瓷盤)放置在刀工待評區,接著依照刀
工卡的順序把待評的項目擺好,不需受評的部分要稍做區隔,讓檯面保持整潔清爽
,等收拾清潔完,刀工卡放在受評區就可以離場囉!
三、 中場休息(30分鐘)
這時全部的考生會被帶回小房間,考官會在外面核對每個人的刀工卡跟評分,可以
趁機研究烹調卡,不懂的地方趕快問隔壁的好心人,先在腦中規劃待會兒的烹調流
程,例如要先煮幾鍋熱水、那些肉先上漿等等,畢竟如果抽到的題目有炒有炸有蒸
,時間沒控制好還是很有機會GG的。
四、 第二階段(70分鐘)
把盤飾上的黃瓜與紅蘿蔔丟到廚餘,水花片回收回來備用。接下來就能開火完成三
道菜,三大原則就是不要跑題、烹調卡上有寫到的材料都要放、所有食材一定要熟!
記得炒不帶湯、燴要帶汁、紅燒必備醬油、茄汁一定要加番茄醬,總之,長得像就
過了一大半!
把三道菜都送去受評區後,擺上烹調卡,就回位子開始做最後清潔,等試場人員檢
查完後會回收號碼牌並發回准考證,即測即評的話就到指定的教室等待放榜,大概
1個小時後就能知道結果囉!
順利通過就準備160元去領證照吧!
祝大家考試順利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4.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476109566.A.296.html
※ 編輯: shadowla (61.230.4.240), 10/10/2016 23:48: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