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予孩子生命教育?】
…………
「想念他時心裡的感覺,就是「愛」。因為你愛他,所以你才會想念他;就像你愛媽媽,所以會想念媽媽。」
他雖然離開了,但我們對他的愛(這份感覺),他對我們的愛,過去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畫面(包含相片),都會永遠在我們心裡面。
我們想念他的時候,可以看看他的照片,謝謝他曾經跟我們在一起,給了我們很多快樂的時光。」- 羅寶鴻
………….
老師您好:
參加過您的工作坊也拜讀您的作品,讓我在育兒之路受益良多,也比較能安頓自己,進而安頓孩子。
有一個問題,我想請教老師:
2019年底,陪伴我們14年的狗寶貝離開了。孩子(2y3m)從出生就有他的陪伴,也很習慣有他。但他離開後,我們告訴孩子,哥哥(狗寶貝)去當天使遠行了。孩子似懂非懂,只知道,哥哥一直都沒回來陪她玩了。
在此同時,我們也剛好搬家。孩子開始出現比以往嚴重的分離焦慮,只要媽媽陪她睡覺,醒著也不能離開她。
我自己覺得,是否因爲她正處在秩序敏感期,對於生活的常態動盪太大,以致她出現分離焦慮還有超級會說不要⋯⋯⋯
我問她:妳哭哭是因爲擔心媽媽離開嗎?
她:是。
我:妳擔心媽媽像哥哥一樣不回家陪妳嗎?
她:是。
我:媽媽都一直陪著妳,不會離開後就不回來。偶爾媽媽出門買東行,也一直愛著妳的喔!妳不要害怕好嗎?
她:嗯⋯⋯(然後她自己就轉移話題了)
想請問老師,在這個生命教育上我是否能有更好的方法?
這些孩子的改變與行為,是否與我所說的生活改變有關呢?
希望老師能撥空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您~
祝福您 順心 健康
…………..
您好我是羅老師。
1 我認為您的判斷是對的;孩子目前心裡的不安,應該是來自於搬家轉換環境、改變了孩子內在原有秩序有關;當然,狗狗不再出現在家裡的秩序改變,以及感情上的失落,都會對孩子內心產生衝擊。
兩歲半的孩子,正直秩序敏感期高峰,環境轉換所出現的情緒,通常要一個多、兩個月才會平復。在我新書裡也有提到,在我兒子兩歲半時我出國進修,當時帶著他和太太一起去;結果因為環境轉換了所以孩子無法適應,常常哭鬧搞到每天晚上大家都沒辦法好好睡,機會快兩個月才適應新環境。。。
2 對於生命教育的部份,以目前您孩子(大約2.5歲)年齡,可以嘗試引導他去體驗,想念著狗狗時心裡的感覺。並告訴他,這種感覺就是「愛」。因為你愛狗狗,所以你才會想念他;就像你愛媽媽,所以會想念媽媽一樣。
然後可以讓他瞭解,狗狗雖離開了,但我們對他的愛(這份感覺),他對我們的愛,過去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畫面(包含相片),都會永遠留在我們心裡面。
我們想念他的時候,可以看看他的照片,謝謝他曾經跟我們在一起,給了我們很多快樂的時光。」
不要忘記告訴孩子(也提醒自己):如果難過,我們也是可以好好哭一下的。
跟您分享一個影片,裡面有一位小妹妹問一行禪師:她的狗狗死掉了,她很難過,可以怎麼譲自己不難過。
您可以參考禪師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回答,我認為非常有詩意:
https://youtu.be/KuA3UeGjD1c
3 最重要的,還是媽媽要懂得安頓自己內心。當您的內心安頓了,才有能力讓孩子安頓下來。
若您對孩子目前感到焦慮,找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空間,為自己進行『3A情緒急救』。
舒服地坐著,將您慣用手的手掌輕輕放在胸口,體驗著內心,然後在心裡面溫柔地告訴自己:
我感覺到自己的焦慮;
我承認自己的焦慮;
我允許自己的焦慮;
我願意陪伴自己的焦慮。。。
當我們不跟自己情緒對立、或是忽視它,而願意去面對它、陪伴它時,我們的情緒慢慢就會被我們所釋放、所接納。在我新書裡有關情緒這部份有詳盡的說明,歡迎參考第三章「內在」篇。
希望您和孩子能在這過程裡,得到更多的成長與連結。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秩序敏感期 搬家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給予孩子生命教育?】
…………
「想念他時心裡的感覺,就是「愛」。因為你愛他,所以你才會想念他;就像你愛媽媽,所以會想念媽媽。」
他雖然離開了,但我們對他的愛(這份感覺),他對我們的愛,過去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畫面(包含相片),都會永遠在我們心裡面。
我們想念他的時候,可以看看他的照片,謝謝他曾經跟我們在一起,給了我們很多快樂的時光。」- 羅寶鴻
………….
老師您好:
參加過您的工作坊也拜讀您的作品,讓我在育兒之路受益良多,也比較能安頓自己,進而安頓孩子。
有一個問題,我想請教老師:
2019年底,陪伴我們14年的狗寶貝離開了。孩子(2y3m)從出生就有他的陪伴,也很習慣有他。但他離開後,我們告訴孩子,哥哥(狗寶貝)去當天使遠行了。孩子似懂非懂,只知道,哥哥一直都沒回來陪她玩了。
在此同時,我們也剛好搬家。孩子開始出現比以往嚴重的分離焦慮,只要媽媽陪她睡覺,醒著也不能離開她。
我自己覺得,是否因爲她正處在秩序敏感期,對於生活的常態動盪太大,以致她出現分離焦慮還有超級會說不要⋯⋯⋯
我問她:妳哭哭是因爲擔心媽媽離開嗎?
她:是。
我:妳擔心媽媽像哥哥一樣不回家陪妳嗎?
她:是。
我:媽媽都一直陪著妳,不會離開後就不回來。偶爾媽媽出門買東行,也一直愛著妳的喔!妳不要害怕好嗎?
她:嗯⋯⋯(然後她自己就轉移話題了)
想請問老師,在這個生命教育上我是否能有更好的方法?
這些孩子的改變與行為,是否與我所說的生活改變有關呢?
希望老師能撥空給我一些建議。
謝謝您~
祝福您 順心 健康
…………..
您好我是羅老師。
1 我認為您的判斷是對的;孩子目前心裡的不安,應該是來自於搬家轉換環境、改變了孩子內在原有秩序有關;當然,狗狗不再出現在家裡的秩序改變,以及感情上的失落,都會對孩子內心產生衝擊。
兩歲半的孩子,正直秩序敏感期高峰,環境轉換所出現的情緒,通常要一個多、兩個月才會平復。在我新書裡也有提到,在我兒子兩歲半時我出國進修,當時帶著他和太太一起去;結果因為環境轉換了所以孩子無法適應,常常哭鬧搞到每天晚上大家都沒辦法好好睡,機會快兩個月才適應新環境。。。
2 對於生命教育的部份,以目前您孩子(大約2.5歲)年齡,可以嘗試引導他去體驗,想念著狗狗時心裡的感覺。並告訴他,這種感覺就是「愛」。因為你愛狗狗,所以你才會想念他;就像你愛媽媽,所以會想念媽媽一樣。
然後可以讓他瞭解,狗狗雖離開了,但我們對他的愛(這份感覺),他對我們的愛,過去我們曾經在一起的畫面(包含相片),都會永遠留在我們心裡面。
我們想念他的時候,可以看看他的照片,謝謝他曾經跟我們在一起,給了我們很多快樂的時光。」
不要忘記告訴孩子(也提醒自己):如果難過,我們也是可以好好哭一下的。
跟您分享一個影片,裡面有一位小妹妹問一行禪師:她的狗狗死掉了,她很難過,可以怎麼譲自己不難過。
您可以參考禪師充滿智慧與慈悲的回答,我認為非常有詩意:
https://youtu.be/KuA3UeGjD1c
3 最重要的,還是媽媽要懂得安頓自己內心。當您的內心安頓了,才有能力讓孩子安頓下來。
若您對孩子目前感到焦慮,找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空間,為自己進行『3A情緒急救』。
舒服地坐著,將您慣用手的手掌輕輕放在胸口,體驗著內心,然後在心裡面溫柔地告訴自己:
我感覺到自己的焦慮;
我承認自己的焦慮;
我允許自己的焦慮;
我願意陪伴自己的焦慮。。。
當我們不跟自己情緒對立、或是忽視它,而願意去面對它、陪伴它時,我們的情緒慢慢就會被我們所釋放、所接納。在我新書裡有關情緒這部份有詳盡的說明,歡迎參考第三章「內在」篇。
希望您和孩子能在這過程裡,得到更多的成長與連結。
祝福。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