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11葉的這一天
反思起「深刻」這兩個字
#當我深刻在角色時
#觀眾真的和我在一起嗎
音樂創作人可以在歷時多年後
重新演繹、重新詮釋曲目
而演員的詞、演員的曲⋯
是肢體形狀、是肌理紋路、是能量活力、是經歷累積
一齣戲劇拍攝多年後若欲重製
到底還有多少演員能有這樣的福報
能重新回溯鏡頭中20年前的青春歲月、或是心智感受?
#時間一直在走
11葉結束後有兩位妹妹找自己合照
(感恩兩位可愛的妹妹)
妹妹說對《草山春暉》的大嫂記憶深刻❤️
而蓋兒再感恩、再感動⋯
似乎也無法回到那個角色、那個時空為喜愛的粉絲來個什麼「哼唱、回味」之類的戲碼
除了
微笑的共享記憶😆
—
🌸很喜歡11葉這天的氛圍
🌸也喜歡2020年的吳青峰
喜歡被《你的影子是我的海》狠狠的深刻
喜歡被《阿茲海默》喚起和金英的連結
喜歡《最難的是相遇》VCR上的吳媽媽
喜歡在《別找我麻煩》和《歌頌者》找故事也找自己
更喜歡被《三個愛人》笑翻天
#16葉
—
您呢?您喜歡什麼?
或是⋯
您對蓋兒的哪一個角色或哪一段人生⋯感受最深刻呢?
#生命中的留白
#永遠是最美好的塗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永遠是最美好的塗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現代人很依賴FB、IG這些社群平台,來經營自己的朋友圈,然而你聽過「社群中毒」嗎?
如果你想要透過一天聽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吸收新知識之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打開小鈴鐺,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為你製作的內容了!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原本你一早醒來,心情還蠻好的,但沒想到一打開臉書,就看到有人在你的版上留言,而且內容是一些負面的訊息,讓你的好心情瞬間飛走。
或者是一打開IG發現啊,你前一天PO上去的照片,竟然連一個讚、一個喜歡都沒有,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朋友。
再不然就是喔,看了很多別人吃大餐啊、出國旅行啊、住高級飯店啊那些照片喔,雖然你的心情不一定會受到影響,但事實上,這些照片也沒有讓你比較開心啊!
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只有發生在你的身上,還有很多人也都跟你有一樣的困擾,都覺得喔把時間、精神花在臉書、IG,對自己的生活其實並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
除了浪費時間以外,你可能不知道,每天花太多時間在這些社群軟體上面,還會有一些後遺症呢。
【社群後遺症】
到底是什麼樣的後遺症呢?在2010年的春天啊,有一個心理學的研究人員,叫做梅迪.沙德。
她調查了一百個大學生的臉書帳號,去記錄他們使用的狀況;比如說照片的分享啊、塗鴉牆張貼的訊息啊、動態的更新啊!
並且去研究這些使用者登入的頻率,以及每次登入所停留的時間,來做一些分析。
她就發現喔,自我信心不足或者是過度膨脹的人,有相對比較高的機率,每天會花超過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使用臉書。
而且這些自我認同比較不穩定的人,有更高的可能性,會張貼去提升自己美好形象的照片。
比如說,擺一些模仿明星的姿勢啊,或者是上傳經過修圖的美照,來求讚、來引起朋友之間的關注,並且營造讓人感覺到羨慕的生活。
而臉書之所以能滿足這些人的原因,是因為社群軟體能夠讓他們用很少的力氣,很輕易的就在網路上,去展現「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那些他們希望自己符合的樣子,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啊!當你聽到這裡,你會不會好奇,這些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沒有辦法只靠自己的力量,去看清楚自己的個性、樣貌、能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透過外界的反應,來建立我們的「自我認知」。
也就是說喔,當你在什麼樣的環境底下,跟什麼樣的人相處,那些環境跟人帶給你什麼樣的回應,就會影響你怎麼認定你自己!
打個比方來說吧,在你的成長階段裡,特別是在人格形塑的過程中,要是你經常處在不受肯定的環境,而你的家人、朋友老是給你負面的回饋,讓你經常活在挫折感裡,那麼你就很容易養成自卑的性格。
而越是在這種資源不足、環境辛苦的人身上,就越難擁有穩定的自信心;因此呢,他們需要常常透過很多方式、各種管道來確認自己是美的啊、是好的啊、是受歡迎的,這樣子才能夠得到認同感,也才能夠感覺到安全或安心!
然而社群平台,就是網路時代最快能夠展現自己,最快被更多人看見,也最快能夠獲得回應的地方。
得到好的回應就會歡天喜地,而得到壞的回應就天崩地裂,這也是社群網路讓人又愛又恨的主要原因啊!
【自信的關鍵】
不過說到這裡喔,我正本清源一下,這麼說不代表這些自我認同較不穩定的人,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呢,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的「性格形塑」這個部份,它其實是沒有終點,而是個不斷「修正和調整」的過程。
但如果一個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些社群平台上,只能讓社群網路來定義他的價值,卻沒有一個自己的標準。
那麼這個人的結局,很有可能就是永遠活在追逐「別人的標準」裡,越追越困惑、越追越不認識自己。
甚至於會掉入「完美主義」的陷阱,一輩子都覺得自己有缺陷,永遠對自己沒有辦法真正的滿意。
陷入一種凡事都需要外界的認同,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好壞、或對錯的「認同中毒」狀態,這反而會讓人越活越辛苦。
那麼回到你身上,無論你有沒有「社群上癮」、或者是「認同中毒」的現象,我想邀請你想一想,當你花了時間、精力在FB或者是IG的使用之後,會對你產生什麼樣的實質幫助嗎?
如果你想要擁有真正的自信,你不想要在網路上繼續的自卑或者是自戀、忽然很開心,或者是忽然很憂慮,讓自己的情緒,一直受到虛無的網路控制。
那麼我很建議你,要把你寶貴的精力和時間,花在真實生活的裡面,好好的跟人實際的互動、相處,你才能夠建立真實的影響力,同時獲得自信心!
因為「自信」是認同自己, 擁有足夠被喜歡這樣的價值感!說到這裡喔,你可能會好奇,這個價值感是怎麼來的呢?
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你所做的事情,受到自己跟其他人的肯定。但這部分的建立,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要慢慢的累積,才能夠有穩定的表現;甚至於會被視為那是你的專業。
而第二個就比較簡單,就是你所說的話,被你所在乎的人認同,他們能夠理解你的想法,並且認同你的相信。
也就是說,當你能夠恰如其分的,把自己內心想要表達的想法表達出來,並且被身旁的人接受,那你就會感覺到有信心,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建立自信的入口】
講得更白話一點,如果你想要建立穩定的自信,那麼「表達」會是幫助你完成心願的最好工具!
但是「好表達」不等於只是去練嘴皮子啊、舌燦蓮花這樣就好了,它更是一種思考的訓練。
只有你清楚自己到底怎麼想?為什麼這麼想?邏輯能夠自洽,那麼你才會有真正的自信心。
這也是我在最新的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裡,一直強調的部分。你要把表達做好,「說」其實是最後一步,而在說之前,你怎麼「想」才是核心的關鍵。
如果你希望自己思考的邏輯鏈條能夠長一點,不被表面的訊息給誤導,那麼這門課就會是你最好的表達教練。
我會分享「怎麼樣進入現場?」、「怎麼樣還原典型時段」、透過「5個So」、跟「5個Why」這些邏輯的技巧,幫助你想得更完整,而說得更動人。
此外呢,在我的課程裡,我也會透過「內在對話」和「心像練習」,陪伴你把負面的經驗,去改寫成正向的表述,讓你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幫助自己調整過份自卑的「心態和姿態」。
並且呢透過「換位思考」的練習,幫助你體會身旁的人,他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養成你「在乎、體貼」這樣的習慣,讓人喜歡靠近你。
如此一來喔,你就不需要透過網路上的按讚啊、按喜歡啊,也能夠讓人喜歡跟你相處;從實際互動裡面,發現你是一個很「讚」的人!
更重要的是,當你把珍貴的注意力,轉移到對自己真正有幫助的「表達情境」跟「關係」,你就能在體貼人、靠近人的同時,一步一步的釐清你內在的真實,整理出你真正想要的,最後說出你真正的相信,讓真實的世界聽見你!
如此一來,你就能夠開啟良性的人際循環,循序漸進的擺脫對於FB、IG,這些的過份依賴,讓你的心情保持平靜而穩定,從而找到更有價值的生活重心,並且長出堅實的自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記得打開小鈴鐺;並且給我們更多的支持跟鼓勵。
而Podcast的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以外,也希望你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在我們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的課程。
從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們反應,這一門課從根本的幫助他們去靠近、去解決關於表達上,從心態到實務上面的這些問題。
你加入了嗎?如果你還沒加入,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歡迎你,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進前,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永遠是最美好的塗鴉 在 黃韋綸A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黃韋綸Youtube頻道 : https://ppt.cc/fW20gx
「你的微笑,就像是莫內的油畫」
2019 戀戀盛夏 浪漫如畫
Alan 黃韋綸 莫內的油畫 the Monet painting
學習畫家的眼光,一筆一畫,我要親手將世界畫滿你的風光。
「那眺望的遠方,原來,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前往。」
Alan 黃韋綸與音樂一起長大的男孩,9歲開始學習古典鋼琴,音樂創作潛移默化成為了他紀錄生命的方式。漫長的旅程中,他總是一個人靜靜關在房間裡與鋼琴對話,自彈自唱著,期望自己有一天能透過音樂給人力量。
「音樂成為了畫筆,雙耳化成了視野」
不論遭遇多少挫折,都堅持音樂的韋綸,終於發行屬於自己的第一首單曲。站在舞台上唱歌曾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夢想,在這個重要的時刻,Alan 黃韋綸選擇了《莫內的油畫》作為與大家見面的第一步,原因無他,因為他永遠記得自己是如何被歌迷朋友記得的那個瞬間,那些得來不意的幸運都是來自於這首創作。因為這首歌,他漸漸相信自己也能擁有不同的可能。
為了將《莫內的油畫》這首歌呈現出最精彩的模樣,韋綸特別邀請到生命樹_小王子擔任製作人。小王子得知韋綸的夢想,兩人聊著喜歡的音樂探尋可能的方向,過程中重新思考旋律的種種可能,經過反覆修改了好幾個版本,細細聆聽比較感受,才終於有了現在發行的這個版本,將腦海中一幅又一幅《莫內的油畫》印象派的景色光影融進音樂之中,打造出這幅聲音世界的《莫內的油畫》。
Alan 黃韋綸《莫內的油畫》
帶著你給的光芒,用堅持前進的步伐,
跟一路上支持著自己的歌迷朋友們說:「久等了。」
MV概念
導演在MV裡呈現出許多的框,從畫出來的大框,到吊掛著的框,到最後的天空撒落的小的框走在一層層的畫框中,彷彿每一個畫框都存在著一段段的思念。這裡的框象徵著一種限制,但這種限制表達的是我眼裡只有你,而你的眼裡也只有我,不管這個世界多大或多小,但我的世界裡你是我的唯一。女孩就像莫內的油畫般的出現,在畫中就算過了四季,但這份愛跟思念依然不變。
MV裡運用了幾個莫內著名的畫作來當作取材,像是撐傘的女人、繫紅頭巾的女人、向日葵等等。一面也是為這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致敬,另一面則是做為意象的概念,由男生所思念的畫中女生象徵性的呈現。當時鐘走到11:14時,11月14日也就是莫內的生日,兩人在這一刻相遇了,這也可能是男生對女孩思念的一種投射,因為當11:14一過這些影像消逝而去,但留下來的是一份愛、思念、回憶、感動。
向日葵的寓意是沉默的愛,愛得坦坦蕩蕩,愛得不離不棄。它綻放的不僅是愛情,還有對夢想以及對生活的熱愛。這份愛,這個微笑,會一直牽繫著我們到永遠。
莫內的油畫 the Monet painting
詞_ Alan 黃韋綸 / 吳易緯
曲_ Alan 黃韋綸
風車在守望 鮮豔鬱金香
撐傘的女孩 該怎麼形容 你的印象
他們笑我傻 想得太複雜
當你在身旁 像塞納河畔的風光
你微笑就像 莫內的油畫
優雅的陽光 散落在臉龐
看翠綠的白楊 閃粼粼的湖光
一想起了你 是一片晴朗
你美好得像 莫內的油畫
我不是畫家 卻畫你模樣
牽手拿著筆刷 在愛情裡塗鴉
我愛上了你 一顆 心啊 融化
我最清楚啊 你是我的她
當你在身旁 所有的時間靜止吧
你微笑就像 莫內的油畫
優雅的陽光 散落在臉龐
看翠綠的白楊 閃粼粼的湖光
一想起了你 是一片晴朗
你美好得像 莫內的油畫
我不是畫家 卻畫你模樣
牽手拿著筆刷 在愛情裡塗鴉
我愛上了你 一顆 心啊 融化
你微笑就像 莫內的油畫
鍍上了日光 在曠野綻放
用一絲絲芬芳 多一點點飄揚
一想起了你 是一片晴朗
你美好得像 莫內的油畫
漁人沐浴著 你給的光芒
畫紅橙綠藍黃 只想把你收藏
我愛上了你 我的 心啊 融化
莫內的油畫 the Monet painting
錄音著作編號ISRC Code | TW-Z75-19-00710
作詞Lyricist | Alan 黃韋綸 / 吳易緯 Wu I-Wei
作曲Composer | Alan 黃韋綸
製作人Produc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製作助理Production Assistant | 鄭聿@植光土壤音創 Yu Cheng@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編曲Arrangement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合聲編寫Backing Vocals Arranger | 黃晟峰 Ooi Teng Fong
合聲Backing Vocals | 黃晟峰 Ooi Teng Fong
吉他Guita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混音室Mixing Studio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Mastering Producer | 生命樹_小王子 TOL_The Little Prince
母帶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Mastering Engineer | 陳陸泰(A-Tai)LuTai Chen(A-Tai)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Mastering Studio | 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OP | 植光土壤音創 Light 2 Run Music Creation
SP | Universal Music Publ. Ltd Taiwan
黃韋綸Alan Face 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lan0709
黃韋綸Alan Youtube / https://ppt.cc/fW20gx
黃韋綸Ala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lanh0709/
黃韋綸Alan E-mail / azero6215@gmail.com
數位線上聽: https://star.lnk.to/u6AjKLLcWE
KKBOX:► https://kkbox.fm/oa3ltf
MyMusic:► https://bit.ly/2IfaNnu
friDay:► https://bit.ly/31vQPfA
iTunes:► https://apple.co/2IePFhd
Apple Music:► https://apple.co/2IgMdCM
Spotify:► https://spoti.fi/2WEcT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