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護理師的錯 #有一天就會沒有護理師
今天很榮幸被邀來參加新聞挖挖哇粉絲團的「到底我要管多寬」的主題錄影。
從台北醫院大火起訴兩名護理師的觀點為出發,探討醫院工作護理人員到底要管到哪?
其實小到廁所沒衛生紙、病人服太小件、Wi-Fi密碼到病人家屬腰痛要掛哪一科,還有點滴架及氧氣筒剩幾桶都歸護理師管,還真他媽的包山包海,不要問「你們不是有行政人員嗎?」這樣臨床護理師可是會翻白眼的說「我也不知道原來我應徵來上班需要管這麼大」。
就是因為管太寬,管到護理師好像什麼事都會揹到黑鍋,難道台灣的民主法治不能以法為主嗎? 病人不聽規範就像美國一樣請保全將人及物品丟出醫院嗎? 在醫院周邊抽菸就用菸害防治法給予罰款和請警察抓走嗎?
偏偏這是個走鐘的職場環境,病人和家屬動不動把「提告」放嘴邊,不給他抽菸用電器好像得罪他全家一般,馬上就要你全家來道歉賠罪,若醫院或執行長官有肩膀,基層就哪來這麼多委屈呢?
起訴護理師不但打擊護理人員的士氣,也無疑的讓大家再次對醫療環境感到灰心,我們是要服務病人,但是要在有限制且被保護的情況下服務,而不是成為第一手被丟出的代罪羔羊,誰不想將所有病人都救出,但病人有多重,你抱起你的小孩跑百米,看你能來回跑幾趟?更何況是失能臥床的病人。
護理師的職業率低,應該問問政府和醫院真的對護理師友善嗎?(大嘆氣
錄影結束後,繼續來去醫院做復健,電療完後今天換做平衡運動,在活動板上邊平衡邊做運動,我就說我進步神速,除了吃的好,就是周邊有太多的魔鬼👹(根本把我當運動員在操)
為了感謝看護的照顧與慶祝脫離拐杖兩天,今天就來天母最好的西餐廳Vicolo Trattoria 微巷 ‧ 義大利小餐館好好的吃一餐吧!
久久沒來菜單又更新了不少,從開胃前菜西西里燉章魚、奶油栗子濃湯與香煎干貝到薩丁尼亞烏魚子義大利麵、炭烤現烤小卷、羅馬式慢烤香料豬肉捲,加上美味的收尾甜點,完美啊~~~~
餐廳介紹👉https://nurseilife.cc/vicolo-trattoria-2/
#426晚上八時播出
#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外有設吸菸區,可惜只做半套,非密閉抽吸式。
#今天復健到腿一直發抖
#還是吃吃喝喝最開心
#好累
台灣魔滴執行長 在 林思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菁徽醫師是我見過最勇敢的媽媽
了解前胎剖腹自然產的各種風險後
願意嘗試, 順利成功
而且我的頭也沒有被剪刀腳斬斷
三喜臨門
恭喜囉~~~
“#謝謝您我的接生醫師”
一位婦產科醫師挑戰前胎剖腹產後嘗試自然產全記錄
懷了老二之後
照例是找我的御醫(人稱醫界金城武) #林思宏院長
因為我是個標準的「換了位子換腦袋」的人
所以一定要搭配比較大而化之、從容不迫的醫生
當我是醫生身分的時候,我都會覺得好多準媽媽很愛杞人憂天
明明機率就很低
但身分一旦變成自己是孕婦產婦
就會像神經病,盧小的程度讓我都想甩自己兩巴掌
從最初的產檢,我就選定要做”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測”(NIPS)
因為當時我必須出國進修,無法一直待在國內
比起羊膜穿刺 NIPS可以在更早的週數檢查
在國外等報告的時候,我幾乎每天用網路訊息轟炸林醫師
不斷地不斷地提醒他,如果有異常要馬上通知我,我就會手刀飛奔回台
他每次看完我的發盧就只有笑一笑說”呵呵呵呵呵~~~不會啦~~”
雖說我自己是這方面的專業,也知道等待期醫師也不可能做什麼
但是他溫暖帥氣(?)的笑容和安撫倒是舒緩了不少我這名愚婦的焦慮
20週之後寶寶大致上無異常,我們就開始討論要怎麼生產
林: 你上一胎是因為胎位不正剖腹產,這一胎你想要再剖嘛?
我: 不要,好痛。(搖頭)
林: 那我們就嘗試自然產囉?
(TOLAC 前胎剖腹產後嘗試自然產,雖然在歐美很鼓吹孕婦這麼做,但是台灣醫生很少執行。台灣目前的醫療狀態,TOLAC一方面有略小的機率會子宮破裂,二方面台灣醫療糾紛多,醫生盡可能做最少糾紛的選擇。會提供這樣選項的御醫真的心臟很大顆~)
我: 不要,看起來也好痛。(搖頭)
林: 可是你就懷孕了ㄟ,隔空取嬰我不會,你總要選一個讓寶寶出來的方法。
我: 嗯我慢慢想。(一片沉默)
之後幾次產檢一直無法決定到底怎麼生
倒是林醫師提了這個選項之後,引發我的興趣
就開始找最新的期刊統計資料來做風險評估
上一次剖腹的經驗讓我實在很不想再被劃上一刀,傷口好痛
再加上看身邊不少自然產的朋友和醫院產婦
生完就可以下床趴趴走好像很威讓我心嚮往之
但是我又很擔心子宮破裂風險
所以我又開始學媽祖發盧,盧小林醫師
我: 我覺得我一定是那百分之一,我的子宮會破掉
林: 你ok的 (淡定)
我: 我先把所有的手術同意書簽好,你都先給我簽名,必要的時候把我子宮拿掉沒關係
林: 呵呵呵呵呵呵 (摸他自己大大的肚子)
除了幻想自己是那百分之一的子宮破裂案例之外
我還是進行了一些努力來降低風險:
一、 嚴格控制體重 不讓胎兒過大
我每天都要量一到兩次體重
讓體重上升速度穩定
只吃有營養 又可以養胎的食物 高蛋白 高纖 粗糙的澱粉類
最後總共胖八公斤多 但寶寶體重都在正常範圍內
連御醫都胖的比我還快 忍不住問我 你都吃什麼??
我說把該攝取的熱量營養都攝取完畢之後 真的嘴饞
就會吃 蘋果 麥片 香蕉 牛奶 等等低GI的食物
(御醫聽完一邊嘴巴上說佩服一邊問我說ㄟㄟ待會下診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吃麻辣鍋)
第二 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
既然要靠自己的力氣把寶寶擠出來 就要鍛鍊體力
每天撥空快走跑步機 騎飛輪 游泳 或是固定式腳踏車
配合墊上運動 孕婦瑜伽
如果真的很忙
晚上睡前看電視拿瑜伽球坐著滾,訓練骨盆底肌 腿 腹 臀肌
後期的產檢我已經不是在看婦產科醫師,而是在看心理醫師
我: 我覺得我一定生不出來了
林: 你可以 呵呵呵呵呵
我: 我一定生不出來 我會緊急被剖腹 還會被拿掉子宮
林: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摸他自己大大的肚子)
(一般心理素質正常的醫生,應該都已經受不了我,可能直接改剖腹產,御醫不知道是哪裡來對我的信心,我們就一路無限輪迴同樣的Q and A到懷孕中末期)
到後面我更走火入魔
開始約老公固定每週去拜拜求順產
民俗療法也要用上
所以我們會在週末早起
跟神明報告我目前懷孕的狀況,希望神明保佑順產
我講國語版,我老公口譯講台語版
我總是會站在福田箱前面問老公
你覺得順產應該要投多少錢?
(神明應該也很受不了我 又不是媒婆還要包生子)
老公說心誠則靈,我們就再捐錢給慈善機構祈求平安
老公不是醫療人士
他對於我要嘗試的前胎剖腹產後自然產一知半解
但是御醫的笑容笑聲讓他很安心
我沒事會發瘋跟他說: 萬一我生產有發生什麼事情,你絕對不可以去告御醫,知道嘛? 我應該要先寫下來….絕對不可以告他
老公: 你看心理醫師….喔不….產檢的日子又到了
醫院的同事知道這件事之後
全部都看衰我
尤其是我老闆
他說我是標準的”俗辣”,到時一定會在產檯上大叫我不要生了然後被推進去剖腹
其他的同事則力勸我別冒險 (然後轉頭就開始開賭盤這樣)
這反倒激發我的反骨,我偏要證明我辦的到!! 我不是俗辣!! (ㄟ其實我是啦)
除了盡量降低風險之外
我也把可能的情況都在心中設想一次
御醫整個醫療團隊合作無間,處理的流程應該會跟我想像中的一樣
我就靜靜的等待寶寶的到來
終於到了這天
陣痛排山倒海而來
不瞞各位
我根本忍不了太久就要求打上減痛分娩
(我待產時跟朋友line抱怨好痛我要打無痛,她問我說開幾指了? 我說ㄟ…一指… 她就懶得再理我靠北了)
古代沒有麻醉的時代
先人們到底是怎麼忍耐的? 也太神奇 (趁亂告白:阿嬤你真的好強我好愛你~~~)
內診開一指,大家評估距離生產還有好久
老公乾脆開始滑手機GOOGLE附近有什麼美食,想去買些零食便當配電視來熬過漫長時間(是當度假逆)
過了大約半小時
我覺得肛門附近整個好痛好酸
然後又想吐
拜託美麗的麻醫幫我加點藥
加完再一小時
我總覺得肛門附近的痛持續加強,有呼之欲出的感覺
自己知道應該要內診,不過沒有勇氣自己伸手進去摸
只好又按”護士鈴”
結果護理師一內診大驚失色
把外面的人都叫進來
短短一個多小時 已經從一指到要生了
聽到這麼快,隔壁房間痛兩天兩夜媽媽挺羨慕我的
我想懷孕期間持續的運動,是絕對派上用場了
只不過”如果””如果”還有下一胎的話
可能不是御醫,而是救護車小鮮肉幫我接生了
我毫無心理準備
御醫幫我安排的是樂得兒病房
從待產 生產 產後 都在同一個房間
可以直接從病床像變形金剛,變成產台的
我的下半身一邊被一群人準備成生產姿勢
我的上半身趕快打給老公,還好他已經在上樓的電梯裡
他說他剛還在想要不要回家搬DVD來接電視看
結果瞬間變成看Live的Discovery生產實錄
可是他只敢緊張的站在離我好遠好遠的牆角
每隔幾秒虛弱地喊一下 “加油~ 加油~”
雖然聽到這麼沒誠意的加油聲
讓我很想像宅女小紅一樣飛身過去賞老公一記剪刀腳
但是在產檯上的我已經呈現瘋婦狀
御醫很努力地指導我如何配合子宮收縮用力,說用力三次寶寶就出來了
我婦產科醫師的知識在理性上知道他的意思
但是感性上….狂賞他剪刀腳 (林思宏對不起嘿 你脖子的醫藥費請直接加在我的帳單上)
不但大哭 大叫 亂扭 屁股亂動
腳還夾得緊緊的比處女還緊(我在說什麼!!)
通常這種時候,古早時代的教授級醫生都已經對產婦開罵了但是御醫還是很有耐心的努力扳開我的腿接生
(但我懷疑他沒罵出聲是因為脖子被我剪刀腳鎖喉發不出聲音,努力的扳我的腳也可能只是求生意志的表現,因為快被我掐死了)
回憶我人生中看過的產婦,我自己應該是數一數二配合度極差的
寶寶出來前我哭的不能自己
先生很無奈的站在附近,比我還害怕(不知道是怕我的剪刀腳還是怕什麼)
他覺得我看起來很像電影裡那個要生出異形的女主角
寶寶出來的那一刻 ,我感到輕鬆多了
可是我還在大哭 哭的比寶寶還大聲
因為寶寶整個卡住的時候
進退維谷覺得很無助
御醫問我要不要剪臍帶,把剪刀遞給我
我已經哭到眼前什麼都看不清了,就說叫老公剪
可憐的老公,他沒有任何醫學背景,看實境秀已經是他的極限
但現場所有人都盯著他看,只好硬著頭皮上場
他一邊手抖一邊剪,一邊被我警告不可以剪到baby不然他就”災細啊”
我因為用力過度,在縫合會陰傷口的同時
雙腿也不由自主的一直抖動
御醫只好辛苦的在抖動中縫合,縫完他說”我現在能體會帕金森氏症的手抖的感覺了”
順利生完之後
所有 #禾馨醫療集團 的醫生
#蘇怡寧執行長 #陳保仁院長 等等都輪番來探望我
而且公布他們其實有在群組裡偷偷”岔賭”
賭我最後一定會剖腹
喵的早知道我就派人頭去下注,這樣尿布錢就有下落惹
每個女性朋友知道我挑戰前胎剖腹產後自然產成功
爭相詢問到底是哪個比較痛
老實說我覺得都很痛…
然後她們就會再問第三胎你會想選擇怎麼生?
“第三胎計畫無限期停工”
“第三胎計畫無限期停工”
“第三胎計畫無限期停工” (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這就是我的回答~
也因為自然產恢復的比剖腹產快很多
我才得以追逐擒拿
探望我時嫉妒二寶而失控的大寶
上次剖腹產之後
傷口的疼痛
讓我至少六七天後才能緩步前進
剖腹產是比較優雅沒錯
但傷口的疼痛
比自然產漫長
預計在家坐月子
家裡兩歲多的大寶正值叛逆期
回想第一次宛如貴婦般的月子
這次要不是我不習慣被關在密閉的空間
我可能一出院馬上搬到月子中心
月子中心真是華人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整題而言
有了無痛分娩之後
自然產大部分疼痛都被解決
只有最後那火山爆發的時候 還是痛不愈生
這次自然生產觀察兩小時回到病房後
我不但可以下床活動
也可以用筆電記錄下心得
身上已經沒有點滴管路
也開始跟老公共享他幾小時前買回來的便當
缺點是下半身好像快散了一樣
會陰的傷口混合用力不當造成肛門的摧殘
讓我走路都腳開開
大寶來看我的時候把我屁屁下面的氣圈抽出來問我
“媽咪,我們有要去哪裡游泳嘛?”
問的我眼角默默的流下一滴淚
我自然生產之後
覺得英國王妃生完隔天化妝打扮穿高跟鞋出來跟大家揮手這種假象
應該是有先打過一支嗎啡 才走出來
走回去就馬上倒在輪椅上了吧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最近發起一個「#謝謝我的接生醫生」活動
希望喚起每位父母迎接寶寶的那一刻記憶
再次向台灣僅存的800多位接生醫師說聲謝謝
這個活動還沒有婦產科醫師向另外一位婦產科醫師致敬
我想藉由這個機會跟 #林思宏院長 說”謝謝您”
謝謝他在產檢的過程中扮演心靈導師的角色
謝謝他在生產的時候體諒我的情緒
幫助一位任性的產婦順利生產
如果沒有他持續給我信心
我想我最終無法完成這個人生的挑戰
“ #謝謝您我的接生醫師”
==============================
TOLAC
(前胎剖腹產後嘗試自然產)小知識
1. 子宮破裂機率大約1/100。
2. 適合嘗試人選: 前胎胎位不正,前胎前置胎盤,前胎胎兒過大這胎大小適中,前胎胎兒窘迫。
3. 不建議的人選: 前胎胎頭骨盆不對稱, 前胎產程遲滯, 前胎胎頭下降停滯。
4. 此次懷孕應注意事項: 配合有經驗產科醫師的監控,需要在有能力可以採取緊急剖腹生產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最好有中央連線的胎兒檢視系統。
台灣魔滴執行長 在 美樂蒂 Melod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來...喝啤酒不會胖啊?
那我就放心喝囉~(喂!看內文啦!)
-
《康健》整理最新研究,請教各界專家意見,揭開 20 項食物的真面目。康健10月號封面故事,搶先摘要 5 種壞食物大翻轉: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進超市後,心裡自言自語:全脂牛奶很香濃,但為了吹氣球般漸漸變粗的腰圍,還是買低脂的好了;全麥麵包很健康,買一條回家當早餐;颱風天搶不到新鮮蔬菜,但冷凍蔬菜的營養會不會都凍不見了?下班租了電影,去超商想買爆米花和啤酒,卻擔心會發胖,滿懷罪惡感地在店裡拿起來又放回去……。
我們常為每樣食物賦予意義、貼上標籤,讓這些標籤影響挑選過程,就像心中的天使與惡魔,不時左右你的決定。
但是,好食物和壞食物並非壁壘分明,食物的好壞形象也不斷翻轉。國內外許多研究報告持續修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顛覆舊有認知,有些過去認為「最好少吃」的東西,被發現沒那麼糟;許多讓人產生疑慮的食物,原來只是因為吃錯方法或吃太多了。
例如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喝咖啡會失眠或骨質疏鬆,後來研究證明只要每天不喝超過2杯,咖啡能抗氧化、防失智、延年益壽。
又如爆米花、啤酒、芒果和辣椒。自製無油的爆米花熱量不到30卡,又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啤酒肚不是喝啤酒造成的,適量喝啤酒更能抗癌;以「削」代替「撕」掉芒果皮,芒果沒那麼「毒」;火氣大,長痘痘不是吃辣害的。是的,我們都冤枉這些食物了。
《康健》選出了有壞名聲的食物,破解這些食物給你的刻板印象,並提供正確作法、吃法,讓這些食物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健康功效。
一、啤酒
下班後想來杯沁涼的啤酒,卻好怕長啤酒肚?
沒這回事!最新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無關,
發胖原兇其實是高熱量的下酒菜,適量喝啤酒對健康有益。
《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一篇研究發現,喝啤酒跟肥胖的關聯非常微弱。而且,啤酒的熱量還比果汁低,一罐330cc、酒精濃度4.5%的啤酒熱量約104卡,相同容量的柳橙汁卻要150卡。除此之外,啤酒能幫助身體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阻撓身體吸收脂肪,規律而適量喝啤酒者的體重通常比不喝啤酒的人輕。
讓人更驚訝的是,啤酒可以抗癌。啤酒花中的黃腐醇(xanthohumol)具抗癌、抗菌等藥理作用,是個強效抗氧化物。尤其是黑啤酒的抗氧化能力更顯著,能幫助修復人體的損傷細胞。《營養學期刊》和《食品與農業科學期刊》皆表示,黑啤酒富含鐵質,顏色愈深的啤酒對心血管健康助益愈大。
啤酒的抗病作用不只這樣,奧地利邁爾健康中心主任都梅尼(Stephan Domenig)指出,喝啤酒可以預防糖尿病,且啤酒含豐富的維生素B群、鈣和胺基酸,能降低40%腎結石的風險。
《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則指出啤酒中的矽能減緩體內的金屬堆積,適量飲用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 不過,啤酒的一切好處皆建立於「適量」的前提之上,每人每天不宜攝取超過500cc,也就是一罐半的鋁罐裝啤酒。飲酒過量、酗酒會讓你酒精中毒、引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尤其邊喝邊配高油高鹽的下酒菜更糟糕。
二、辣椒
「吃辣會上火,吃完隔天就爆痘!」
很多人堅信這種說法。
其實不是辣椒的錯,只是辣椒性辛溫,
會促進血液循環、助排汗,總讓人有火氣很大的錯覺。
痤瘡、青春痘問題更多來自膚質、生活習慣、內分泌失調、長期營養不均衡或飲食組合不適當,如短時間內吃太多辣椒配花生。
辣椒含大量維生素C,辣椒皮中的辣椒紅素好處受科學家肯定,可以抗氧化、保護血管。美國丹佛都會州立學院教授佩多莫(Malena Perdermo)指出,辣椒籽中的辣椒素還有止痛作用,能舒緩舌頭上傳達痛覺的神經,減輕疼痛的感覺,且辣椒會釋放腦內啡,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激素。
如果不敢吃辣,把辣椒籽挑出,只吃辣椒皮,也能獲得營養。唯辣椒屬於刺激性強的蔬菜,本身有胃病的人應少食用,食用過量辣椒將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三、義大利麵
義大利麵居然是好食物?是的,但請慎選配料與做法。
多數人習慣吃的義大利麵常搭配番茄紅醬、羅勒青醬或奶油白醬,有的甚至還加一層厚厚的焗烤,奶香濃郁又美味,但熱量實在太高,一份焗烤奶油鮪魚義大利麵,就有850卡熱量!還可能吃進防腐劑、人造奶油等化學物質。
義大利麵為全穀類製品,本身抗性澱粉含量高,能降低脂肪儲存,且跟升糖指數為84的白米、80的白麵相比,義大利麵的升糖指數較低(GI值=60),也就是吃完義大利麵,血糖上升、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得以維持血糖在平穩的狀態和胰島素的功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加入蔬菜、鮭魚、芥花油拌炒,熱量低又健康。 在醬料的選擇上,清炒>青醬>紅醬>白醬。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說她在家都用九層塔、起司、牛奶自製「高鈣青醬」,口感清爽、營養,家人都吃到碗底朝天。
麵條以基本的長直麵條為佳。筆管麵、貝殼麵等形狀特殊的義大利麵,因吸附醬料的範圍大,熱量較高。
四、馬鈴薯
炸薯條、焗烤薯泥幾乎決定了馬鈴薯給人的印象─吃了會胖。
事實上,馬鈴薯熱量不高,還很營養。吳映蓉說,將整顆帶皮或切塊的馬鈴薯,加點迷迭香和鹽,放進烤箱烤或用電鍋蒸,一份100克的馬鈴薯塊,熱量才80卡。
帶皮的馬鈴薯含多種維生素和類黃酮、檞皮素等植化素,有助心臟健康、降血壓、提升免疫力、防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則指出,馬鈴薯是潤肺養胃之物,水分、纖維都多,還有抗性澱粉。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笑說,我們真的冤枉馬鈴薯了。歐洲人攝取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就是馬鈴薯,只是台灣人多將馬鈴薯當配菜。馬鈴薯應為主食,與飯替換吃,就不怕吃進過多熱量了。
五、爆米花
許多人會在看電影時配爆米花,也有人愛吃便利商店的微波爆米花,甚至有些人曾經團購前陣子很夯的桶裝爆米花,然後邊吃邊擔心太甜、太肥。
的確,市售的爆米花為求口感,添加許多鹽、人造奶油或人工香料,因此爆米花常被認為是垃圾食物。
是時候還爆米花一個清白了。若正確烹調,爆米花其實是一項低熱量、高營養的好零食。一份100克、用平底鍋小火烘烤的無油爆米花熱量僅30卡,反觀電影院一杯同樣份量的爆米花,依口味不同,熱量約590~1000卡,搭配汽水,看場電影已不知不覺吞下超過千卡熱量。
煮廚李建軒(Stanley)說,不用放任何一滴油,只要把玉米粒鋪平於鍋中,依個人喜好加些許鹽、糖或帕瑪森乾酪,蓋上鍋蓋,以小火烘烤5分鐘,就可以享用無油低卡爆米花。若想要爆米花油亮、滋潤些,只要記住慎選油品,加點芥花油、葡萄籽油即可。
自製爆米花很簡單,爆米花的營養價值卻一點也不簡單。
美國知名整合醫療權威醫師威爾(Dr. Andrew Weil)指出,爆米花是良好的纖維來源,更保留了玉米的營養素如澱粉、玉米黃素。
玉米黃素是眼睛保健的好東西,能預防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吳映蓉指出,玉米黃素為油溶性的物質,較不易因高溫被破壞,即使「爆」過了,營養效力依然在。
美國斯克蘭頓大學的研究則發現,爆米花含多酚抗氧化劑,能延緩老化、減少心臟疾病和罹癌的風險。
下次要賴在家當沙發馬鈴薯之前,
先花個5分鐘動手做低卡爆米花吧!
(作者:呂嘉薰、楊心怡)
台灣魔滴執行長 在 魔滴-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魔滴at Facebook. ... 籌備了一段時間. 從在裝潢、試營運到開幕會行前討論. 真的非常感受到執行長們的心思,… See more ... 我是台灣、日本、荷蘭混血兒. ... <看更多>
台灣魔滴執行長 在 Mobile01: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Mobile01是台灣最大生活網站與論壇,報導範疇從汽車到手機,從機車到居家裝潢,還有相機、運動、時尚、房地產、投資、影音、電腦等領域,集合最多精彩開箱文與評測推薦 ... ... <看更多>
台灣魔滴執行長 在 TATLER TAIWAN 美學科技引領者沃醫學執行長黃千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atler Beauty|事業家人健康外貌…就是要面面兼顧無論亮麗容貌或事業表現,完全有「人生勝利組」資格的WohMedical 沃醫學 執行長 黃千容Jessi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