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金面二媽回台北城】一年一度大合照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 #202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戲劇史綱」介紹 訪問作者: 黃宣諭 內容簡介: 歌仔戲、南北管、京劇、崑曲、布袋戲、傀儡戲、車鼓陣、採茶陣、番婆弄、桃花過渡、布馬陣……無論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永不停歇的在地「歌」、「舞」、「演」、「樂」 自漢人來到台灣,戲曲及戲劇活動與庶...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2020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邀請全國好朋友一起祈福遶境
#2020 蘭陽媽祖文化節
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將於10月23日從羅東震安宮起駕,展開三天兩夜的祈福遶境,誠摯歡迎全國的鄉親好朋友們,佮咱做夥來走,保佑臺灣及宜蘭風調雨順、闔家平安。
去年,北台灣媽祖文化節-蘭陽媽祖護臺灣活動,在縣議會及各界的支持下,一連三天結合北臺8縣市及縣內各鄉鎮市能量,首創媽祖海陸大遶境,吸引超過8萬人共襄盛舉,創下蘭陽平原熱鬧景象。
今年,我們將以陸巡結合蒸氣火車繞行的方式進行,希望藉由這場盛會,促進縣內觀光、旅遊及各產業的商機,並活絡本縣的宗教文化,誠摯邀請各鄉鎮市宮廟共同參與,也請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和眾神一起搭火車旅行的難得機會。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2020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歡迎大家
#和眾神搭火車去祈安
#感謝去年大家的同心協力
感謝 #蘇澳區漁會 所贈送「漁民簽名紀念衫」,也感謝去年為2019北台灣媽祖文化節付出的所有的參與者,讓我們創下2019全國最盛大海上宗教活動記錄,很高興收到這份大禮,這件衣服代表著大家對於安居樂業的期待,希望透過媽祖的保祐,受到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未來能夠風調雨順安居樂業,漁民出海作業也能安全返航,滿載而歸。
今年!我們要延續2019北臺灣媽祖文化節的凝聚力,帶動縣內宗教文化經濟的發展成效,「2020蘭陽媽祖文化節」活動,訂於10月23日至25日(農曆九月初七至初九)進行3天2夜的鐵道及陸上巡境,也透過活動帶動宜蘭縣文化、經濟、觀光、旅遊的商機。
姿妙在此邀請大家鬥陣來遶境祈福,除疫保安,守護宜蘭好生活!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2020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戲劇史綱」介紹
訪問作者: 黃宣諭
內容簡介:
歌仔戲、南北管、京劇、崑曲、布袋戲、傀儡戲、車鼓陣、採茶陣、番婆弄、桃花過渡、布馬陣……無論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永不停歇的在地「歌」、「舞」、「演」、「樂」
自漢人來到台灣,戲曲及戲劇活動與庶民生活便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每逢歲時節慶或迎神酬神往往可見到各類戲曲演出,如梨園戲、亂彈戲、皮影戲、傀儡戲、掌中戲、歌仔戲、高甲戲、車鼓戲、採茶戲、京戲等。不但是民間地方的風俗與特殊表演展現,也是傳統社會最興盛的娛樂休閒活動。
清領時期,戲曲的盛況甚至牽動官府頒布禁止演戲的規約。顯見戲曲在日常生活上受到民眾歡迎的程度。
而日治時期雖見民間戲劇被迫轉型為改良戲,服膺於皇民化運動。仍無法改變戲劇與常民的連結。其次,新劇的加入,更是讓西方的戲劇類型進入台灣民眾的觀劇活動中。雖然型態會因應時空而改變,但是人們看戲時的內心,那源自古老的慶典祈福與當下的情感淨化卻永恆不變。
了解戲劇史除了可以增加賞析深度外,本書更採地毯式走訪,搜羅了全台灣在地戲曲、劇團、老戲院、特殊慶典等綜合藝術文化介紹。堪稱第一本圖說台灣戲劇發展史書。
作者簡介:黃宣諭
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研究所。專長:戲劇教育、劇場編導、演員。曾任道禾實驗學校戲劇教師。現職:童顏劇團副團長、台灣體育大學體育系兼任講師。2015年劇本《媽祖的眼淚》獲選台中市媽祖文化節劇本甄選,傳統戲劇組優選。2016年童顏劇團年度製作《綠野幻想曲》編劇、導演。道禾實驗小學畢業演出《童年心事》編劇、導演。教學專長:現代及傳統戲劇劇本創作、技術劇場概論、西洋戲劇發展史、台灣劇場發展史等。
作者粉絲頁: 圖解台灣戲劇史綱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