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威尼斯影展VR單元入選名單】
.
威尼斯影展日前公布VR單元入選名單,台灣表現突出,在主競賽單元包括《輪迴》、《病玫瑰》以及合製作品《Bedlam》等作獲得親睞,其中黃心健導演除了以《輪迴》入選之外,還以一部法國作品《The Starry Sand Beach》入選。其中《病玫瑰》(附圖)由金獎動畫導演黃勻弦與唐志中執導。
.
此外,周東彥導演去年在高雄電影節一票難求的《霧中》獲選進入特別放映,成為該單元唯一的作品,該作讓體驗者走近同志三溫暖,親身感受空間裡的情慾流動。台灣導演賴冠源擔任製片的互動VR作品《喚說其語 Ep.2庫桑達 Kusunda》則入選年度精選單元。
.
本屆威尼斯影展將在2021年9月1日召開。
.
.
▅▅▅▅▅▅▅▅▅▅▅▅▅▅▅▅▅▅▅
VR主競賽
▅▅▅▅▅▅▅▅▅▅▅▅▅▅▅▅▅▅▅
入選片單如下(含英文片名、與導演中英名):
●
《Engelen Van Amsterdam》荷蘭🇳🇱
Anna Abrahams, Avinash Changa
●
《End Of Night》丹麥🇩🇰法國🇫🇷
David Adler
●
《The Starry Sand Beach》法國🇫🇷
妮娜.巴比耶 Nina Barbier & 黃心健 Hsin-chien Huang
●
《Caves》瑞士🇨🇭
Isabel Garcia Carlos
●
《Bedlam》法國🇫🇷英國🇬🇧台灣🇹🇼
Mat Collishaw
●
《Genesis》德國🇩🇪
Joerg Courtial
●
《Spirit Of Place》南非🇿🇦丹麥🇩🇰
Dale Deacon
●
《Tearless》南韓🇰🇷美國🇺🇸
Kim Gina
●
《輪迴 Samsara Complete Part 1 And 2 Version》台灣🇹🇼
黃心健
●
《Clap》日本🇯🇵
Keisuke Itoh
●
《Le Bal De Paris De Blanca Li》法國🇫🇷德國🇩🇪盧森堡🇱🇺
Blanca Li
●
《Bliss In The Ear Of A Storm》英國🇬🇧南非🇿🇦美國🇺🇸
Adam Lieber, Hal Sorta
●
《Il Dubbio – Episode 2》西班牙🇪🇸義大利🇮🇹
Matteo Lonardi, Javier Lajara, Javier Martinez
●
《Anandala》美國🇺🇸
Kevin Mack
●
《Goliath: Playing With Reality》英國🇬🇧法國🇫🇷
Barry Gene Murphy, May Abdalla
●
《Montegelato》義大利🇮🇹
Davide Rapp
●
《The Severance Theory: Welcome To Respite》美國🇺🇸
Lyndsie Scoggin
●
《Container》南非🇿🇦
Meghna Singh, Simon Wood
●
《病玫瑰 The Sick Rose》台灣🇹🇼
唐志中 Tang Zhi-zhong, 黃勻弦 Huang Yun-hsien
●
《Myriad.where We Connect.》德國🇩🇪
Lena Thiele, Sebastian Baurmann, Dirk Hoffmann
●
《The Last Worker》英國🇬🇧
Jörg Tittel
●
《Exploring Home》德國🇩🇪
Sara Lisa Vogl
●
《The Final Wish》中國🇨🇳
Wang Haipei, Wang Shanshan
▅▅▅▅▅▅▅▅▅▅▅▅▅▅▅▅▅▅▅
▍
▍
▍
▅▅▅▅▅▅▅▅▅▅▅▅▅▅▅▅▅▅▅
競賽外──特別放映
▅▅▅▅▅▅▅▅▅▅▅▅▅▅▅▅▅▅▅
入選片單:
●
《霧中 In The Mist》台灣🇹🇼
周東彥 Chou Tung-Yen
▅▅▅▅▅▅▅▅▅▅▅▅▅▅▅▅▅▅▅
▍
▍
▍
▅▅▅▅▅▅▅▅▅▅▅▅▅▅▅▅▅▅▅
競賽外──年度精選
▅▅▅▅▅▅▅▅▅▅▅▅▅▅▅▅▅▅▅
入選片單:
●
《Maskmaker》法國🇫🇷
Balthazar Auxietre
●
《Mind Vr Exploration》中國🇨🇳
Deng Zuyun, Yong Cao
●
《喚說其語 Ep.2庫桑達 Kusunda》德國🇩🇪尼泊爾🇳🇵瑞典🇸🇪瑞士🇨🇭台灣🇹🇼
Felix Gaedtke, Gayatri Parameswaran
●
《Micro Monsters With David Attenborough》英國🇬🇧美國🇺🇸
Elliot Graves
●
《Mare》日本🇯🇵瑞典🇸🇪
Rui Guerreiro
●
《Space Explorers: The Iss Experience – Episodes 1-2》加拿大🇨🇦美國🇺🇸
Félix Lajeunesse, Paul Raphaël
●
《Sam & Max: This Time It’s Virtual!》美國🇺🇸
Michael Levine
●
《Myst》美國🇺🇸
Rand Miller, Hannah Gamiel, Eric Anderson
●
《Knot: A Trilogy》英國🇬🇧
Glen Neath, David Rosenberg
●
《Wraith: The Oblivion - Afterlife》瑞典🇸🇪
Erik Odeldahl
●
《Jurassic World Aftermath》英國🇬🇧澳大利亞🇦🇺美國🇺🇸
Richard Snowdon
●
《Reeducated》美國🇺🇸哈薩克🇰🇿
Sam Wolson, Ben Mauk, Nicholas Rubin, Matt Huynh
▅▅▅▅▅▅▅▅▅▅▅▅▅▅▅▅▅▅▅
▍
▍
▍
▅▅▅▅▅▅▅▅▅▅▅▅▅▅▅▅▅▅▅
競賽外──電影雙年展學院
▅▅▅▅▅▅▅▅▅▅▅▅▅▅▅▅▅▅▅
●
《Lavrynthos》巴西🇧🇷祕魯🇵🇪
Amir Admoni And Fabito Rychter, Producer: Fabito Rychter
▅▅▅▅▅▅▅▅▅▅▅▅▅▅▅▅▅▅▅
#威尼斯影展 #高雄電影節 #黃心健 #黃勻弦 #唐志中 #周東彥 高雄電影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10的網紅yenti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現了一款可以解決「醬汁包裝不好開」「容易沾手」的納豆包裝設計! 拍完後順便煮了たっぷりきのこと納豆パスタ👉🏻納豆蔬菜和風義大利麵! **專找日本有趣的商品名、包裝設計、日本包裝、從包裝學日文** #日本 #留學 #日本設計 #yentime FB Yen Time エンタイム每日更新...
yen 義大 利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代的書單|用閱讀理解我們的時代
❐ 時代的書單 #7
搭配下酒菜的五本書|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為什麼要寫一本下酒菜的書呢?因為我希望更多人能享受喝酒這件事。」
你的味蕾,有多久沒被酒精撫慰了?
今晚丟掉燠熱的暑氣、煩躁的To-Do List,一切隨興、開心吃喝,跟著比才的書單,在放鬆疲憊的同時,喝杯小酒,夾口熟悉的料理小品,用閱讀打造屬於你自己的「家酒場」!
📗《日本老舖居酒屋,乾杯!》|作者:施清元Osullivan / 出版社:時報出版
深入巷弄與傳統老舖,感受居酒屋風情。
📗《小吃碗上太空》|作者:包子逸 / 出版社: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一個瓷碗一個故事,聽青花碗訴說每家小吃店的故事。
📗《醋與日子的配方:一路向南,義大利家庭廚房踏查記》|作者:Yen / 出版社: 二魚文化 Fish&Fish Co., Ltd.
走進義大利老奶奶的廚房,偷學她們累積幾十年好手藝。
📗《從零開始》|作者:滕碧.洛克Tembi Locke / 出版社:#時報出版
一段從失去中,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歷程。
📗《家.酒場:67道下酒菜,在家舒服喝一杯(或很多杯)》|作者:比才 / 出版社:#有鹿文化
零廚藝的人也能輕鬆上手的下酒菜食譜。
特別感謝: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比才最新下酒菜新書《#小聚會》!
快跟比才一起吃飯喝酒到午夜!
https://www.facebook.com/1127007140643249/posts/4438817172795546/?d=n
yen 義大 利 在 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經典義式料理!在家做出道地義大利麵和小點】
線上課程問卷募集中👉 https://pse.is/3jy5ep
📣 想跟大家說,我準備要開線上課程了!
我是 Yen(FB: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曾赴義大利學習專業烹飪,經義大利、倫敦米其林餐廳地獄歷練,現職 GD Restaurant 主廚。無論你是專業或業餘廚師,只要跟我一樣對義大利菜有無可救藥的執著或喜愛,歡迎你加入我仍持續進行中的義大利菜學習之旅。
義大利菜這幾年在台灣頗受歡迎,它「自然、奔放」的地中海美食形象,跟我們位處亞熱帶島嶼的性格不謀而合,深受喜愛也是自然,大街小巷都吃得到義大利菜,義大利麵更是不少台灣家庭與早餐店中不缺席的食物之一。
然,真正深入了解這長靴狀國家,就知道,單純稱之為「一個國家」、用「義大利人都」或「義大利食物都」來一言概之,其實都不太恰當。比台灣大八倍的義大利,區域間的文化、風土、食物、方言,都差別甚鉅,義大利菜,不是只有「自然、奔放」的面貌,它還溫柔、細膩、八面玲瓏。
一個義大利人來到台灣義大利麵餐廳,菜單打開,看到以「紅醬」、「青醬」、「白醬」、「清炒」分類,其實會覺得非常有趣跟好奇,因為在義大利並不這麼分類麵醬,而光是義大利麵型,就有 300 種……
這堂課是我 10 年多來鑽研義大利菜的小總結,除了大量的閱讀、餐廳工作累積學到的技巧與知識,更多的是跟著包括我婆婆在內的當地煮婦煮夫一起做麵學到的寶貴經驗:我們將從最基礎的麵團製作開始,再到各種醬汁的製作,以及該如何讓醬汁與麵條完美結合,達到「乳化」狀態,課程也會帶到我在義大利學習的各種「家常小點」,讓大家平時嘴饞、或一時興起宴客時可隨手做的一些小菜。
現在想請你花 5 分鐘幫忙填寫這份問卷,讓我更加了解你的需求,才能推出更完善的課程內容,在 2021/7/30(五) 前填寫問卷,開課就會收到折價券和開課資訊喔。防疫生活辛苦了,我們一起加油。
立即填寫問卷👉 https://pse.is/3jy5ep
yen 義大 利 在 yenti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發現了一款可以解決「醬汁包裝不好開」「容易沾手」的納豆包裝設計!
拍完後順便煮了たっぷりきのこと納豆パスタ👉🏻納豆蔬菜和風義大利麵!
**專找日本有趣的商品名、包裝設計、日本包裝、從包裝學日文**
#日本
#留學
#日本設計
#yentime
FB Yen Time エンタイム每日更新中✎
https://www.facebook.com/yentime
BGM
Bird talk/pianimo
https://youtu.be/adpYoDQl6U4

yen 義大 利 在 Veronica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西洋藝術史《Botticelli 維納斯的誕生》(上)|Veronica心靈時間
講述文藝復興藝術家Botticelli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題材內容、蛋彩技法、作畫方式、社會背景、美第奇家族贊助人等不同層面來瞭解Birth of Venus,並對文藝復興的藝術風格進行探討。
這件作品在佛羅倫斯的Uffizi烏菲茲博物館裡,Botticelli以柔嫩粉色調彰顯維納斯Goddess of Beauty and Love 理想型的女性美。(看下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p0tCjkcEI)
訂閱我的頻道:https://m.youtube.com/user/veronicayen?sub_confirmation=1 (記得開鈴鐺喔🔔)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veronicafans
🌷IG: https://instagram.com/pianistveronica/
🌷官網:http://www.veronicayen.com
🌷部落格:http://blog.veronicayen.com/
🎹與Veronica 學鋼琴:
https://www.veronicayenpianist.com

yen 義大 利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 André Waignein:Rhapsody for Alto Saxophone and Orchestra or Piano
安德烈·威格尼 <狂想曲>給中音薩克斯風和管弦樂團或鋼琴
1942年1月28日,安德烈·威格尼(1942-2015)生於比利時介於瓦隆佛蘭德和法國邊境的小鎮——穆斯克隆。
他是在貧困中長大的。他的父親是SNCB(比利時國家鐵路)的員工,而母親在圖爾昆(瓦隆佛蘭德)紡織品工廠工作。由於父親參加當地的管樂團,讓他從小接觸到各種樂器,因此造就了他對於音樂色彩及樂團力度層次等變化,與對音樂的感受,具有相當細膩的靈敏度。
他的音樂生涯非常傳統而規矩:他曾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和比利時蒙斯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風格寫作、音樂史、和聲、對位、作曲、小號、鋼琴和室內樂。當時,他已是法國里爾的ORTF(法國廣播電台)爵士樂隊的音樂家,也為此樂團創作及改編很多很好的作品。
1965年,他回到家鄉並任教於穆斯克隆音樂學院;1970年,他接任管理學院的「西方音樂俱樂部」,也創建了比利時最佳爵士樂團。1974年,他成為蒙斯皇家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教授;他被任命為考試及比賽部門的主任,於1977年轉任到比利時圖爾奈音樂學院。1982年,他編籍了蒙斯皇家音樂學院的和聲課程;並於1987年,被任命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的和聲教授直到2007年正式退休。
本場演出的這首作品是為中音薩氏管和交響樂團所創作的狂想曲,這是他在2009年,被「國際阿道夫·薩氏管協會」所感動,而答應創作給第五屆阿道夫薩氏管大賽作為決賽的指定曲,他在2010年創作完成並出版,並在標題上寫下「獻給他的父親及比利時阿道夫薩氏管主席——Alain Crepin」。
本曲共分三個樂章,是快、慢、快的形式,在技巧上具有非常高的難度,但音樂卻非常優美動聽:
樂曲的第一樂章開頭由獨奏家奏出華麗的上行線條,與鋼琴製造出豐富自然泛音的特殊音響效果,本樂章中充滿了高度技巧的快速音群,伴隨著許多大跳音程,增加了樂章的難度與華麗。
第二樂章是非常具有表現力與音樂性的樂章,在甜美的前奏後,再由獨奏者奏出優美又恬靜的主題,藉由薩克斯風獨特飽滿的音色表現出寧靜的氣氛與色彩,讓本樂章就像浪漫般的夢境。
第三樂章速度較第二樂章快上許多,在情緒上有極大的轉變。開頭由鋼琴奏出義大利塔朗泰拉舞曲形式的三連音斷奏,也是本樂章的主題。整樂章鋼琴都維持著此舞曲的節奏動機,並由薩克斯風接奏出主題;後續以十六分音符快速流動的表現,帶出主題的線條,最後在薩克斯風快速音群及大跳音型中,進入超高音音域,激動的結束樂曲。
